现代秦腔《村上春秋》剧本研讨会召开

时间: 2019-10-17

  现代秦腔《村上春秋》剧本研讨会召开

 

 

 

 

研讨会现场

 

10月16日上午,甘肃省文联理论研究室副研究员、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朱晨霞创作的现代秦腔《村上春秋》剧本研讨会在省文旅厅召开。本次研讨会由省文旅厅、省文联、省演艺集团联合主办。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正茂出席。省文旅厅艺术处副处长陈锦主持会议。

 

 

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正茂讲话

 

 

省文旅厅艺术处副处长陈锦主持会议

 

省剧协主席、省话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朱衡,省剧协顾问、省陇剧院原院长、国家一级导演王亨,省剧协顾问、国家一级编剧严森林,省剧协顾问、国家一级编剧肖美鹿,省秦腔艺术剧院院长、国家一级导演崔华功,省音协常务副主席左霞,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专职副主席杨晓芳,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专职副主席于涛,西北名丑、省秦腔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郭宝宝等专家参加研讨。

专家们对剧本给予了充分肯定。剧本紧紧围绕国家和省上工作大局,立足脱贫攻坚主题,关心关注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工作,弘扬社会主旋律,讴歌时代新风尚,诠释了作者对党和国家政策的理解、对百姓民生的关切和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选题准确,主题鲜明。剧本虽立足扶贫大主题,但故事情节构思新颖,首次在全国类似题材作品中探讨乡村脱贫致富中黑恶势力的不良影响和阻碍;塑造的主要人物——万芬芳与牛福形象丰富、个性鲜明;故事矛盾冲突比较合理,“迁坟”与“回归”等场次矛盾跌宕起伏;唱腔设计与唱词严格按照秦腔艺术特点设计。尤其,目前,全国秦腔艺术和我省戏曲界没有专门写精准扶贫特别是第一书记精准扶贫的剧目的情况下,作者的努力难能可贵,值得肯定表扬。

专家们开诚布公对剧本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建议。建议借鉴国庆节上演的主题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表现手法,采取大背景、小切口、小事情的创作法;在众多写脱贫致富的戏曲剧本中,要另辟蹊径,删繁就简,减少次要人物,缩短入戏铺垫,注意人物关系设置及情节的合理性、逻辑性,集中围绕主要人物增加矛盾冲突,对于“打黑除恶”这一情节亮点也进行深挖,人物形象塑造的更丰富、立体化;剧本结构上,建议对剧目场次进行适当压缩,将“序幕”改为“序曲”形式进行;在戏曲程式上,进一步完善唱腔及唱词设计,合理增加唱段,减少“道白”。

王正茂在讲话中,代表省文联感谢各位专家给予剧本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他指出,目前全国戏剧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创作荒,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剧目更是凤毛麟角,不抓创作,我们甘肃几乎无(新)戏可演可看。一是对朱晨霞同志表示祝贺,对戏曲界研讨会敢于讲真话、讲实话、讲管用的话,表示赞赏;二是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吸收《中国机长》等国庆献礼片的手法,主旋律的“命题作文”也能写出好戏;三是希望作者静下心来,端正态度,积极吸收专家们提出好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对剧本进行耐心打磨,争取早日把剧目搬上舞台。

朱晨霞对剧本创作背景、创作过程、创作思路及生活体验等进行了汇报。在听取领导讲话和专家发言后,她表示,对大家提出的宝贵的意见发自内心感激感谢;下一步将仔细研究吸收专家意见,进行再铺排、再构思,有信心下功夫将剧本改得更好。

 

撰稿:牛和清

图片:杨晓芳

编辑:李  明

责编:贺  炜